河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s://4001582233.114.qq.com/前段时间,萧山二职烹饪专业师生们制作的“萧然风情宴”,作为唯一代表杭州市“百县千碗”工程参展的作品,获得了"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展的展示金奖!制作者之一,萧山二职烹饪专业杜碧锋老师告诉萧教君,“萧然风情宴”由“菜梗头鸡蛋”“状元及第饺”“枸杞烤南瓜”“钱塘三结义”“三清茶油条”“新田园三宝”“民间风味拼”“萧山萝卜包”“萧然麻鸭煲”“笋干菜江鲈”十道菜品组成。这些菜的灵感,全部来源于萧山的一项老传统——“十碗头”。
职业教育:
发扬萧山美食文化
“十碗头”是老底子萧山特有的筵席民俗,有百余年历史。小时候大人说去吃“十碗头”,小孩子都非常兴奋!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底子的“十碗头”逐渐退出了餐桌,宴席上也只是偶尔出现那么几道。
“现在的萧山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于十碗头知之甚少,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其实,沙地十碗头已被列入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杜碧锋老师说。
▲“萧然风情宴”制作者
要说萧山有什么特别的美食,还是我们本地那些农家美味,最能代表萧山的味道。二职烹饪专业的师生们想,能不能对老底子的“十碗头”进行改良,使其变得又美味又好看呢?在这样一场美食盛宴上,把萧山美食精华文化展现给各地的人。
于是,在浙江省叶杭胜技能大师工作室、浙江民间菜专委会指导下,他们对老底子的十碗头进行了多次改良尝试。每天从清早到夜晚,技能室就是他们的阵地,一次次地将菜品、摆盘、雕刻等修改再修改,直至细化成几近严苛、无瑕的艺术品。
▲叶杭胜团队指导,参展前二职师生们整整模拟了三次。
老底子萧山人对于吃,讲究的是原汁原味的鲜。传统的蒸菜总是特别吸引食客。所以二职烹饪专业的师生们,在蒸菜上了一番功夫。
就比如这道“笋干菜江鲈”,选取的是4斤左右的江鲈鱼,留头尾,只取鱼片,卷入蘑菇丝、笋干丝,底下铺满蛋液,上锅蒸。出来的成品,味道鲜美,还特别上档次,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品尝和观看。
职业教育:
培养工匠精神
想要发扬萧山传统的美食文化,没点基础功是不行的。不管是加工切配,还是临灶烹调,这里面处处都是学问!锅,对于每个厨师来说,都是最亲密的“战友。在二职烹饪专业,学生第一步是要学习端锅。一口锅重达3公斤,怎么坚持端锅20分钟,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从端锅开始,到练习翻沙,再一步步加大锅内的重量,到后真正上灶翻炒菜肴,他们每一天的练习都是为明天成为一名大厨作准备的。这是需要重复千百次才能练就的手感。中国烹饪以择料精细、注重刀工,讲究火候而蜚声中外,刀工不仅是改变原料的形状,而且对菜肴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刀工训练也是每个二职烹饪学生的必修课。
基本功的练习,是二职学生们成为大厨的开始,也将伴随他们的一生。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就谈不上成为名师大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一项基本功熟练掌握需要汗水和努力铺就。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习中式面点、西式点心、中餐热菜、冷拼雕刻、面塑糖艺等专业课程。厉害的学生甚至能做到将每个操作步骤精确到秒的概念,将每个操作细节量化到了无限精准。
职业教育:
实践与操作
学会了基本功,对于一个厨师来说,还远远不够,真正的战场还是在厨房。于是二职烹饪班的学生们,与学校食堂合作,在校内经营着一家餐厅,名叫“食悦阁”。顾客就是学校里其他专业的师生们。
从菜品研发、食材选购、收银对账、烹饪菜肴等等,每一步都有学生们的参与。餐厅每道新品,都要经过学生们的品尝讨论才能决定。口味是否适合大众、制作难度、制作时间,食材选购是否方便、定价是否在师生们可接受的范围内.......这些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食悦阁”的菜品性价比超高,早餐麦糊烧2元,拌面3元,炸酱面4元,大馄饨4元,面疙瘩5元,肉夹馍5元,中午两个人(两荤两素+饭)只要30元,还能接受班级团餐预定!
这样的价格,实惠亲民,而且就在同学们眼皮子底下做菜,干净又卫生,因此订餐的人络绎不绝。
当客人点菜或订购筵席之后,二职烹饪专业师生们就要立即做出反应,配菜烹调。此外,在生产过程中,有些菜需要急火烹制,往往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操作程序。
厨师工作不仅量大,而且较为繁重。甚至有时业务忙起来,学生们连一顿完整的饭都吃不上。再加上炉前高温、油烟的熏考等等,非常考验人的耐性。所以能进后厨的学生们,都是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佼佼者。
杜碧锋老师说:“经营食悦阁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厨艺。而且提供了很多经验,如果有学生毕业后想开餐厅,那TA会非常清楚整个流程。”
二职烹饪专业的师生们,以锅碗瓢盆为“武器”,目的是让客人们吃好,用心做出美味佳肴,这是他们的无私与奉献。
“食悦阁”火爆的生意,也正是对他们的付出最大的肯定。
职业教育:
另一条升学之路
每当中考成绩揭晓,有一部分萧山家长和学生都在纠结:到底是选择普高还是职高?
职高和普高,不好用优劣来评价,只能说各有优势。以世俗观点来看,初中毕业了,普遍的价值追求是上一个普通高中。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一方面是对职高的优势还不是很了解,另一方面,职高的政策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老师,我想说的是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是很重视的,中职生高考的要求在逐渐放宽。”杜碧锋老师说,“学校在高二第二学期进行分流,会和学生家长们分析就业和升学的利弊,学生自主选择,分成升学班和现代学徒制就业班。升学班这几年的高考上线率达到99%”
萧教君想起了去年的一则新闻: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女生许若琪,年中考考了分,比杭城“前八所”重高还高了9分。这名小姑娘却最终选择了杭州某职业学校,是因为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中本班”可以一步到位实现这个理想。
和小许想法相似的新生还有很多,他们都认为:“读了重高,以后还要面对高考,未必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当下,给学子和家长们的多元化选择,其实有很多。”
以往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有脱节,学生们只需要埋头读书,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外部的知识,对自我的认识和思考是偏少的。很多人甚至到了大学毕业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而现在,新高考已经把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高校专业选择和高中科目选择连通在了一起,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有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决定。随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专业化,中职生也可以读本科。职业教育不再是家长和孩子们最后的无奈之选,而是为将来提前规划的一个选择。
所以那些纠结选择普高还是职高的萧山家长来说,眼界要放得更开阔。在这个新时代,成长路有很多条,成绩不是唯一。只要走对路,职高学子同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相信,孩子的未来路,无限可能,无限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