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家庭中,我们可能是母亲、是女儿,我们也可能同时既是母亲也是女儿。在家庭关系中,每一个角色都面临着自我成长的需要和挑战,当我们个人成长的成绩单好看的时候,我们与家人的关系也必然变得更加轻松和亲密,我们不再忧虑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再为父母的不满足而苦恼,我们还会获得另一半的帮助……
如何获得个人成长的好成绩呢?丽莲芳香在五月、六月特别开辟《在自己多样的角色中成长》有奖征文,姐妹们可以在这里敞开心扉,讲述自己为人母、为人女的苦乐故事,倾诉成长中的痛点和难处、也分享自己的成长点滴,来启发、照亮我们还在摸索中的同行者!
在芳香女主人中,“爱思考”是蕴斐女士的标识。她每一次的发问和思考都能举重若轻地将人带入一个新境界。这位二十七岁的年轻教育工作者,爱思考,能独立思考,在这个越来越愿意选择浅尝即止和感官刺激的时代,尤显珍贵。蕴斐说:“我所拥有的思考能力,是我的妈妈教给我的。”
许多父母都明白,孩子的教育重在“建立品格”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在大环境的推搡围堵之下,却不由自主地将更多的力气用在“提高成绩”上。蕴斐的母亲反其道而行之,将自己的三个孩子留在家里“HomeSchool”。她没有重金聘请家庭教师,也没有自己“含辛茹苦”、“亲力亲为”。这位女主人,因为深谙大自然的法则,也便能以举重若轻的态度,按着生命的律,只管尽园丁的本分浇水、施肥、除草、松土,让家里的三棵幼苗自然生长、自主汲取养分,终于长成栋梁之材。
看到蕴斐的母亲如何以本色倾情出演母亲的角色,也许,你我都将陷入思考……谨以此文献给母亲节读到此文的每一位母亲,盼望身为母亲的智慧、勇气和能力,也在你们的生命中开花、结果。
有一天,看着妈妈在厨房里切菜,我突然问道:“妈妈,你羡慕电视上那些明星吗?”
二十一世纪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儿,也许都做过明星梦吧?毕竟,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在杂志封面上看到的、在广告里看到的闪亮人物,都是“明星”。刚进入青春期的我,常常会想,成为众人都羡慕的名人,每天都被人追捧、送花,那种感觉应该会很爽吧?
“不羡慕。”妈妈的回答,快得如她的菜刀。
“妈妈,你一点都不想当一个有名的人吗?”
“不想。”
“但是妈妈,为什么不想呢?”
……
这就是我和妈妈平时的对话模式:我负责提关于宇宙所有事物的问题,妈妈负责给我那些短得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答案,然后我就得纠缠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直到问清楚了为止。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几乎从来不会唠叨或者逮住我们给我讲大道理。
如果我以前还真想知道我妈妈是怎么看一件事的,我还得亲自“追问”出个什么。妈妈的回答总是如此精简,并且总是让我出乎意外,如果真想要从妈妈那里问出个什么道理来,还需要有点技巧呢!甚至连选择时间,都需要好好把握:于是,妈妈洗菜做饭的那一小时就成了我最喜欢问问题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妈妈想逃也逃不走……
也许因为妈妈的话不多,所以我和弟弟妹妹从小就习惯了在妈妈发言的时候,竖起耳朵仔细听。我长大了之后才发现,一般是妈妈发愁孩子不跟自己说话,哪有像我这样,得整天追着妈妈问话的?
……
“但是为什么呢?成名不好吗?”我将课本里的英雄人物都拿出来当证据。“难道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爱因斯坦、拿破仑吗?你不觉得你的孩子很特别吗?”
“我不觉得我的孩子特别。”
“但是,妈妈,为什么成名不好呢?如果不好,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成名呢?”
妈妈思考了一会儿。
……
和我的妈妈聊天,实在是考验我作为小孩的耐心,因为妈妈回答我的问题时,常常需要很多时间思考。有时,妈妈思考了很久后给我的答复,却只是:“妈妈也不知道,不能给你答案。”
小时候听到这样的话,我会感觉到莫名其妙地失落,甚至会发脾气……但是妈妈都不会再加以解释。
长大后我才意识到,不是每一个父母都和妈妈一样,面对自己不懂的事情,如此坦然。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在家上学,我和弟弟妹妹使用的书籍都是以英语为主的,初中前的学习主要由妈妈来负责监督。
听到这里,很多人也许都会说,“哇,你的妈妈真厉害,能够当你们三个人的老师!”是啊,英语是妈妈到了大学才学的第三门语言,远远没有她的中文流利,那么妈妈是怎么用英语来教育我们的呢?
我们从很小开始就被妈妈训练:当我们朗读时,妈妈会抽查课文里的英语单词,一旦我们说不出意思来,妈妈就会跟我们说,“去电脑里的词典查查看。”
“哎呀,妈妈,还要插电、开机、打开软件,多麻烦啊!妈妈,你就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嘛!就这一次!”
一听到要查字典,我们一定会先和妈妈讨价还价一番,试探一下妈妈,但是妈妈就从来没有让步过。妈妈一定会坚持:“你自己去查查看。”
妈妈坚持不亲自教我们许多单词的意思,只是负责督促我们自己查找意思。因为我们许多词汇都是这样从电子词典里面的“叔叔阿姨”那里听回来的,我们三个的发音还特别标准,我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曾经有同学问道:“你的英语比美国人还标准,一点当地的口音都没有!”我跟他说,我的发音是词典教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其实很多我们问妈妈的单词都是她没学过的。在我的心目中,这也是我妈妈的厉害:她的安全感足够强大,让她可以不用假装当一个完美的妈妈,而是可以很坦白地告诉孩子,“我不懂”或者“你自己去看看”。
但就是这份坦诚,让她可以将自己都没有的东西,给到我们。
……
因为在家上学效率高,我们三个孩子在初中以前基本在下午三点以前就可以完成一整天的学习任务。因为其他小朋友都在上学,我们的作业量又少,所以我们常常午饭后就开始喊“无聊”了。
当我看到现在城市里的父母如何细心陪伴孩子、策划各种活动,我才发现我的妈妈真够狠的:我们周一到周五不仅没有任何兴趣班,而且妈妈还真的从来没有在家为我们三个策划过任何手工活动。
妈妈有一个特点,就是酷爱看书。她会告诉我们,“如果你真的感到无聊的话,那么你就得自己为自己找点东西做。”说完这句话,她就会拿起自己的书,津津有味地开始看她的书,完全无视我们一切的抱怨。
(妈妈当时最爱看育儿书籍、属灵书籍、营养书籍……家里的茶几上、沙发上、桌面上到处都是妈妈看到一半的书。妈妈随手一放的书,我常常会出于好奇拿起来接着看下去;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看了很多教育类的书。)
虽然妈妈并不会为我们预备活动,但是其实妈妈、爸爸将心思、金钱、时间,花在了很特别的地方。
除了从马来西亚一箱一箱搬回来的各类英文小说(至少有多本),妈妈、爸爸还在中国淘到了关于各种兴趣爱好的生活类书籍。这些书籍一般都是写给成年人,它们的内容也真的是五花八门:卡片制作、花样折纸、爱尔兰钩针、针织、刺绣、缝纫、服装历史、拼布艺术、打结、木工、雕刻、素描、油画、烘焙、室内装修、古董鉴定、家庭基本的水电工维修、园艺、插花、烹饪(妈妈收藏了一个书柜的各国烹饪食谱)……
妈妈、爸爸购买了这么多书,他们却不会要求我们“学会”哪一个技能。为我们的家里添置了这么丰富的书籍以后,他们唯一所做的,就是确保我们三个在家里足够“无聊”:他们确保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也限制我们接触电脑的时间。
我们三个孩子,并不是什么天生爱阅读的天才孩子,只不过每一天的生活如此“无聊”,日子如此漫长,而且还每天眼睁睁看着妈妈自己很享受阅读……我们也就只好硬着头皮翻一翻家里的众多本书了。
我们和任何其他小朋友一样,因为嫌阅读太辛苦了,一开始还只看书中的图画。但是随着心慢慢静下来,书中找到的趣事儿也慢慢多了(而且平时也还是很无聊),所以我们就开始一本一本读下来了。
到最后,我们甚至习惯了每餐饭后,每人选一本书作为“饭后甜点”:早餐后一本,午餐后一本,晚餐后一本。可以说,妈妈的坚持,让我们阅读起来,毫不费劲。
……
妈妈不但不为我们安排活动,有些时候,连我们请教她的事情,她都不太愿意直接教我们。
妈妈可是可以凭空想象并且织出各种毛衣的“神织手”,然而,当我被几本钩针的书吸引,表示想要学如何钩针的时候,妈妈只是看了看书上的说明,然后她对我说:“妈妈不太会讲解,你还是自己去研究一下吧。”
一个零基础的小孩子想要读懂一本成人的钩针书上的各种代码和符号,简直就像在看天书!
而且在好几本书当中,也没有人告诉我,哪一本最简单,哪一本最复杂,哪一本为哪一本做了适当的铺垫,该从哪一本开始……在好几本不同书当中,不停地作对比、不断地碰壁,我自己也在放弃、再尝试、放弃、再尝试的边缘中徘徊。
好不容易认出一本写给初学者的书,我的毛线又不断地打结、被拆、被剪。
如果被我的外婆看见了,或许她会因为觉得我在浪费毛线和时间,早已介入了。但是妈妈就是这么“狠心”:她既然允许我尝试,她也就可以允许我尝试失败,甚至是尝试彻底放弃。
我现在都还记得,自己是如何在那一个难忘的下午,突然间就读懂了如何勾一朵小花的每一个步骤——那一刻的兴奋和喜悦,给了我足够的动力,将整本书的每一个针法都一直研究到底,然后再研究针织,然后再研究缝纫……
总之,搞懂了钩针这一回事儿之后,我一直都相信:只要给我足够多的书本,我一定能够弄明白如何做任何一件事情的,只不过是时间和毅力的问题。
如今我们三兄妹都还喜欢自己研究各种兴趣爱好:我偏爱生活美学类的书籍、弟弟热衷于研究好吃的、妹妹勤于动手,但是这些都不是爸爸妈妈手把手教我们的。
妈妈从未将自己看为负责喂养我们知识的人,也从未逼我们追赶她的脚步,因为她不希望我们仅仅复制她自己。妈妈做到的是,建立了我们学习、阅读、安静、专注的能力,然后将我们放置在一片辽阔的天空底下,期待我们超越她的极限。
妈妈总是开玩笑,因为自己是一位有一点小懒惰的妈妈,所以才会有了我们这样的孩子。
……
“妈妈,成名有什么不好的?”
妈妈思考了许久。“成名是一个极其大的责任;如果上帝给我这个责任,我会好好背负它,但是我可不会主动向上帝要这份压力的……成名了就意味着你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看在眼里,也没有犯错的空间。”
妈妈相信,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来自于创造主,也被赋予一个独特的使命。令人羡慕的外表、高薪的职位、毕业证书……这一切都不能代表真正的成功。
相反的,当我们活在我们的使命中,就算是看起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那也足够了。
妈妈还相信,在进入自己的命定之前,我们的生命一定有需要被打磨的地方。因此,所有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需要空间来犯错、经历失败,才能够成长。
“连失败都不被允许,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将那么大的压力,放在自己身上呢?做一个普通人,能够接受自己犯错,难道不好吗?”
我的妈妈,就是这么奇怪。别的父母细心呵护的地方,妈妈常常是允许我们被风吹雨打,但是许多其他父母常常会给孩子压力的地方,妈妈却又是不断地为我们松绑。
……
蕴斐母亲
在丽莲芳香的课堂里,在泽沛老师对于大自然的分享之中,我经常就会想起妈妈,并且想将我学到的一切存在心里,在妈妈下一次洗菜切菜的时候,兴奋地和她分享。
“妈妈,老师说,在温室里过度呵护的植物,是长不壮的……”
“妈妈,在老树的树荫下生长的小树,是长不高的,因为种子必须被带到新的地方,在开阔的天空下自己生长,才能够成为大树……”
“妈妈,真的是太神奇了:所有的植物,甚至连野草,都会毫不犹豫地扎根、生长、奔向自己生命的目标,而且每一个植物都需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没有人看见的植物,却仍然会努力绽放;这难道不是,你很久以前,跟我说过的吗……”
造物主所赐予植物的智慧,都如此深深地打动我,因为这一切都是这么的熟悉;这难道不就是我一直以来在成长中体会的生命之道吗?
虽然妈妈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当一个普通的母亲决定谦卑地按照大自然的法则教养孩子,神奇的事情就可以发生。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可以成为看见永恒的窗户;每一次的跌倒和挣扎,都是为了造就更加茁壮的生命。
今天的我,不再幻想着成名:不,我期待也许能够像我的妈妈一样,做一个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
蕴斐一家
编丨芳香女主人
图丨蕴斐/芳香女主人/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