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援疆医疗在行动丨陈皓用仁心仁术播撒

陈皓在为哈萨克族群众进行口腔检查。

■用仁心仁术播撒爱的种子

■记援疆医疗队员、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皓

记者赵光辉苏迅魏明艳

“在巴里坤的这段光辉岁月,将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从千年古都安阳到西域边陲巴里坤,数千公里的跋涉,让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治医师陈皓感慨万千。

哈萨克族农牧民为陈皓“点赞”。

今年2月,作为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医疗队员,陈皓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医院,开启了他难忘的援疆之行。

尽管来援疆之前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现实情况还是远远超乎陈皓的想象。

医院耳鼻喉科只有3名医生,基本的综合治疗台、检查器械、手术器械奇缺,做一些常规手术都要转诊到余公里外的哈密市甚至更远医院。

“虽然条件简陋,但也要千方百计干好工作,最大限度为边疆群众就诊提供方便。”眼前的一切深深触动了陈皓,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从他内心升起。

受气候和饮食习惯影响,巴里坤鼻出血患者较多。常规的鼻腔填塞治疗不但容易复发,还会给患者造成痛苦。陈皓到医院以后,开展了第一例内窥镜下检查治疗鼻出血项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月5日,65岁的哈萨克族老人居肯在老伴儿和儿子的医院耳鼻喉科,虽然老人用手捏着鼻子,但鲜血仍不停地流出来。

利用鼻内窥镜,陈皓很快找到了出血点。他快速用明胶海棉涂上红霉素软膏将出血点“焊住”,整个手术过程干净利落,身边的医护人员禁不住啧啧称赞。一周后,居肯老人的复查结果显示,曾经的出血部位已完全恢复。“河南专家‘佳克斯’!”老人兴奋地伸出大拇指,用哈萨克语向陈皓表达谢意。

陈皓(右一)在手术室全麻为哈萨克族小女孩取耳道异物。

鼻内窥镜的精细能使手术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陈皓将其简单改装,用于耳科手术中,并在医院实施了第一例全麻外耳道异物取出术。

3月20日上午,一对哈萨克族夫妇带着两岁多医院耳鼻喉科,小女孩的父亲告诉陈皓,女儿的右耳道内有异物。

没有显微镜,利用额镜根本看不清外耳道深部的情况,更别说取出异物了。于是,陈皓大胆应用鼻内窥镜系统,换镜头、调焦距,清晰地看到小女孩右侧外耳道深部有一个反光的小片。

由于异物位置较深,加上小女孩不停地哭闹,稍有不慎就会伤及小女孩耳膜。陈皓当即决定对小女孩实施全麻,然后顺利地将异物取出,原来异物是小女孩衣服上掉下的一个金属片。“谢谢您,欢迎您到我们家做客,我做最好的羊肉招待您。”小女孩的父亲心怀感激地说。

“医院全麻耳道内取异物,一般需要元左右的费用,我们这儿全部费用不到元,为患者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陈皓笑称,手术花钱少主要是他使用了好多替代品,比如用鼻内窥镜代替显微镜,自制止鼻出血电凝头等。

除此之外,陈皓还将穿刺针针尖磨平,改造成吸引器头,自制鼓膜修补棉片代替生物膜,用这些简单实用的东西开展了很多耳科手术。

4月6日,哈萨克族妇女扎西热西耳朵内钻进去一只小虫子,她往耳朵内滴了点羊奶,想把虫子引出来,没想到虫子越钻越深,扎西热西耳内又痛又痒。“这种情况不能用小钩子掏,越掏虫子越往里钻。”陈皓说,他用穿刺针改造成的吸引器头吸着小虫子,慢慢往外拽,很快就把小虫子弄出来了。

陈皓在为哈萨克族群众义诊。

在接诊过程中,边疆群众看病的不易深深触动了陈皓。3月26日中午,快要下班了,一名哈萨克族妇女走进了诊室。她说她叫比古丽,家住巴里坤县大红柳峡乡一个偏僻山村,为了看病,早晨骑马一个多小时到山下公路,然后乘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到县城,医院,看完病还得在天黑前赶回家。

“其实她患的是普通鼻炎,十几元钱的药就解决问题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这里的农牧民看病太不容易了,我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医疗技术留在巴里坤。”陈皓动情地说。

依据耳鼻喉科专业特点及现有条件,陈皓对常见病及多发病进行规范化诊疗,开展门诊局麻的耳鼻喉科小治疗、小手术,如鼻腔负压置换、鼻腔冲洗,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鼓膜穿刺术等,并手把手向当地医生传授手术操作流程与操作方法。针对日常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每周都给科室医生上一次课。他利用下乡义诊时间,为当地农牧民讲解耳鼻喉科普知识,增强群众的就诊意识。

来到巴里坤仅半年时间,陈皓已累计接诊患者余人,带教科室人员门诊治疗患者余人,处理急危重患者10余人。

“陈医生教会了我们很多新技术,像耳膜修补、耳膜穿刺,鼻息肉、扁桃体切除等手术,现在我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之前这些手术都没有开展,可以说每医院的空白。”陈皓所带徒弟郭延双说。

“一日援疆,终身援疆;一人援疆,全家援疆。”此言不虚。每当巴里坤夜深人静之时,陈皓就想起家乡的亲人:同为医生的妻子已怀有身孕,医院忙碌的节奏;11岁的儿子明年升初中,成绩是否稳定;远在信阳山区的八旬老父,身体是否硬朗……然而,他思考更多的还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医疗技术为边疆群众服务,很快就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为源源不绝的工作动力。

“我只想尽快把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全部传授给当地医生,援疆结束后,带着一份满意的答卷回到安阳。”陈皓正在巴里坤付出着自己的心血和才智,为边疆群众的身体健康作着不可或缺的贡献。

■安阳援疆医疗在行动丨王能超:激情,在巴里坤燃烧!

记者赵光辉苏迅魏明艳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当年张骞、班超从这里经过,成吉思汗曾在这里安营扎寨。

如今,来自洹水之滨的王能超每天都要在这个中蒙边界县奔波忙碌。机关、医院、牧场……到处都有他不倦的身影和挺拔的身姿。点击查看全文

安阳援疆医疗在行动丨牛伟:天山脚下“孺子牛”

安阳援疆医疗在行动丨张甲臣:日记里的真情故事

安阳援疆医疗在行动丨魏新伟:边疆群众的健康是他放不下的牵挂

安阳援疆医疗在行动丨张平:千里共铸民族团结情

安阳援疆医疗在行动丨马启敏:把医术留在巴里坤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文编辑/郭诗尧朱琨责任编辑/侯杰

■您可能感兴趣:

安阳公交驶入“电动扫码”时代丨记者体验电动公交扫码付款

安阳东站!安阳东站!高铁站上演生死时速三分钟!

安阳日报小记者选拔招募公告丨今天党报小记者明朝国家栋梁才

千人朗诵周易经典丨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安阳汤阴羑里城开幕

文王八卦特色小镇项目有望落户安阳丨选址殷都区磊口乡鹿山村

安阳城事丨台纯电动公交车陆续上线:配备USB插口新增支付宝支付

■活动推广/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白癜风的治疗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azhongxin.net/lcbx/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