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1.html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区将开展“三百”党课基层行活动。从全区遴选百名优秀党课讲师,组建百个“三五支队”,制作百堂“微党课”,通过新型授课方式将专题党课送入基层。
遴选百名优秀党课讲师
从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先进模范等群体中物色名左右优秀代表,形成党课师资库。
组建百个“三五支队”
以优秀党课讲师为核心,按3~5人规模组建基层党课小组,通过座谈式、互动式、浸入式、联合式等新型授课方式将专题党课送入基层。
制作百堂“微党课”
制作一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党课“微视频”“微音频”,利用微博、
鄞州的讲师又是如何上好“这道菜”的?
好党课,来自丰富的实例孙伟儿
“我先讲一件近期发生的事,让我感触很深。前不久,中国警察被派到意大利的罗马和米兰,加入当地警方街头巡逻的队伍,共同处理与中国游客以及其他华人相关事务,为他们与意大利警方沟通提供便利。受到帮助的游客们表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力越来越强大,走到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这是孙伟儿最近在一堂“两学一做”专题党课上的开场。党课有“故事”,台下听的人也来了兴趣。
孙伟儿是区委党校的高级讲师,从宁波大学调入党校近9年来,她所作的大大小小宣讲达到了多场,机关单位、基层组织,鄞州的,甚至是外地的,都喜欢叫她去讲,听她上过党课的已经有10万人次了。
孙老师的党课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孙伟儿道出了秘诀:好的党课要搭配丰富的实例,理论结合实例讲。
那么,这些实例都来自哪里?怎么去收集?孙伟儿的答案是:“养成良好的看报、阅读,看新闻的习惯,而且要擅于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寻找例子。”
别看孙伟儿已经是一名“老讲师”,但是储备素材,她可是很上心的。“光举以前的例子,大家会听腻,时不时更新自己的‘素材库’,搭配一些新鲜例子,才能与时俱进。”
最近,孙伟儿从一档电视节目中获悉宁波“彩虹姐姐”的故事,觉得这个题材非常好。“‘彩虹姐姐’27年前帮助过江西一名10岁的男孩子,虽然只有4个月,却使得这个小男孩走出了孤独和叛逆……”孙伟儿一直想确认这位“彩虹姐姐”的身份。
“彩虹姐姐”易彩虹和她当年帮助过的蔡小明
前不久,她看到有宁波本地媒体跟进这件事,就向他们求证,确定了“彩虹姐姐”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5月24日,孙伟儿为东吴镇机关党员干部和基层党务工作者上党课,就结合“彩虹姐姐”的例子宣讲党性修养以及争做“四讲四强”合格党员的内涵,让在场听课的党员都颇为触动。
除了擅用生活中的实例,丰富的史料也是孙伟儿上课的一大素材。在东吴的党课上,她出口成章,用一个个生动的史料“翻译”理论、“解释”时政。“淮海战役中,沂蒙山区上了年纪的农民快要饿死了,边上的人问他是不是没有粮食,他用手指指面前的小推车,布一拉开,里面全是粮食。那他为什么不吃?原来这些粮食都是要给解放军的,所以陈毅就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中支援前线的百姓
如果把“丰富的实例”比作一堂党课的“配菜”,那么,这个“配菜”无疑提升了“主菜”的整体“口感”,让品尝者更有兴趣食之。
好党课,来自地道的乡音夏永元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上党课也要区分对象。
给机关干部上党课,既要有感性事例,又要有理性思考;到基层组织上党课,更要“接地气”。
洞桥镇“草根宣讲团”团长夏永元就是一个“接地气”的讲师。多年来,他用地道的“乡音”结合身边事例宣讲党的政策。
“过去洞桥有印象,3天落雨成汪洋,起翘石板路中央,交通只用小船撑,祖祖辈辈只种粮,住的都是泥壁墙……”“现在洞桥变了样,交通发达通四方,高速出口在沙港,省道笔直跨纵横……”这段“阿拉洞桥”走书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放在一堂十八大精神微型报告会上,大受好评。
洞桥镇的洞桥古桥
这段走书的创作者就是夏永元。老夏擅长文艺创作,口才又好,而把这些源于生活、又契合农村实际的作品选用在党课上,自然深受群众的欢迎。用七旬老人舒志定的话来说:“乡土味十足,好听又好懂。”
自编顺口溜,也是他上课的一大特色。“五中全会开得好,五大理念是个宝,创新协调绿色搞,开放共享福音到。”一段顺口溜让村民拍手叫好,也让老夏越讲越来劲。
台上深入浅出,台下聚精会神。“老夏的课,我们特别爱听。”当地群众说,老夏出口成章本事大,他讲党的方针、政策,大家听得进。
这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早在一个多星期前,老夏就开始备课,还特地将学习内容进行了归纳。
5月25日,夏永元在洞桥镇张家垫村上了第一堂“两学一做”专题党课。讲到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时,老夏脱口而出就是一段快板。“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什么?学的是,一个中国梦、两条路、三个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在场的30多名党员听得聚精会神。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比较多,整理成‘五大要点’更好记。”老夏说。老夏还擅用身边的事例,在讲“什么叫合格党员”时,他就举自己的例子。
老夏以前是乡镇服装厂的老板。他说,有一次服装厂要造新厂房,很多项目工头听到消息都上门找他“帮忙”,其中一人是晚上来的,黑漆漆看不清楚,第二天一早,才发现食罩下用报纸包着的元钱。
“那时的元,都能在宁波买套小房子了。”但老夏早饭也没吃,就骑着自行车给人送回去了。
“说身边人身边事,贴合实际,很启发人。”在场的党员说。
近两年,夏永元为老百姓主讲党课近70堂,讲课足迹遍布鄞州众多乡镇,好评如潮。
好党课,来自创新的载体董国福
讲师上面讲,听者底下听,是常见的党课形式。不过,换一种方式上党课,未尝不是一种尝试。区公益讲师、博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国福就是很好的例子。
别看董老师年纪大了,也挺跟得上“潮流”。在新媒体、新信息时代,为了迎合党员接受信息的新方式和新习惯,董老师在集团原有的平台“党员电子书”“博威讲堂”和《博威先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社交媒体,又建设了新的平台——音频课堂,为党员们带来一系列“两学一做”音频课程。
董老师事先在集团党员中做了一个小调查。数据显示,95.92%的党员希望用音频这种方式进行讲座,超过半数的党员认为10分钟左右的讲座时间是合适的。在董老师列出的讲座选题中,人际交往、职场技能、国学智慧、党史解析等都是党员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音频课程的准备过程中,最需要花心思的就是文稿部分。为了准备讲稿,董老师经常一忙就是一个星期,有时甚至需要一个月。“为什么要讲这堂党课?其中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些问题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除了研究讲题,受众也是他的“研究对象”。当代青年的习惯、喜好、知识点……他都一一进行分析,以根据受众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程的侧重点。
准备好文稿,再加上背景音乐的烘托,一部“两学一做”音频讲座就制作完成了。在音频课程里,董老师会大量运用人文、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和例证,来把一堂党课讲活,形成了“不讲理论,讲道理”的独特风格。他说,自己十年来从不拿空洞的东西说给别人听。
音频课程这一新型的讲课方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位党员们都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让大家更乐于去学,也更主动去学。目前,“两学一做”系列音频课程中,第一批次的20讲音频已经全部完成,发布在网站、
除了音频课程,董老师还组建了一个
董国福说,“作为党员,更要及时更新观念。‘学’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学,这是对党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的效果看转变,而‘学’的目的在于适应,最终还是要适应这个时代和社会。”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郑坤法:如何上好一堂党课,归结起来,有三个着力点。首先,授课者要有强烈的引领意识。党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听课者对党的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强化对党性的锤炼与提升。授课者必须以务求听课对象有一得的决心走上讲台,以忠诚的政治信念、精辟的理论真知提领人、感染人、鼓舞人,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其次,授课者要有清晰的问题导向。党课的内容最终以现实的需要为依归,没有实际内核的清谈就会流于形式。因此,理论教育要有明确的现实指向,事例剖析要有切中肯綮的现实借鉴,政策宣讲要针对确实存在的现实症结。
再次,授课者要有执着的求新思维。党课内容的严肃性对党课形式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形成倒逼。必须善于引导听课对象寻得蹊径,而不是强按牛头不喝水。方式上,可以探索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流程,也可以采取党课与社会调查、知识检测、典型报告或对话交流等相结合的综合形态。
总之,能够尽快找到听课对象理解临界点和沟通共鸣点的形式就是好形式。
来源
鄞州日报
编辑
阿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