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吃羊肉是冬天的专利,夏天吃羊肉可能会上火。然而,在我国许多地方却流传着夏天吃羊肉的习俗。例如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而福建莆田人也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的习俗。
位于我省北部的徐州市,对羊肉的爱好却同样疯狂,尤其是在盛夏的伏天。“伏天吃伏羊”,已成了徐州人夏季的一大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彭城伏羊美食文化节都会如期举行,人们都会集中在各个小饭馆吃羊肉,喝羊肉汤。
伏羊节
伏羊节是在具有彭祖文化内涵的徐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总结创制的节庆。是中国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名闻遐迩的,人们向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
所谓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伏天吃羊的习俗,既暗合“天人合一”质朴的养生观念,也有相当的科学成分。
其一,山羊经春夏两季饲养,膘肥肉嫩,宰杀后肉味醇厚,膻味小,汤汁鲜美,宜食用;其二,三伏天人体内有积热,食用了加有辣椒油、米醋和香菜的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
"吃伏羊"在徐州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徐州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徐州每年从入伏的第一天开始,至三伏终止,全市餐馆、羊肉馆天天爆满,大家吃羊肉、喝羊肉汤,吃得汗流浃背,大汗淋漓,这就是徐州人世代相传的“伏腊”习俗之遗风。
在去年,徐州的伏羊食俗还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热闹非凡的徐州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伏羊节。”可见徐州的吃货们真是把羊肉当成消暑的美食。
那么,夏天到底能不能吃羊肉呢?
▲羊肉是全世界最流行的肉品之一
夏天吃羊肉好处多多
实际上,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很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有利于发汗,从而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此外,据人民健康网报道,夏季吃羊肉还有以下三个好处:
01
温阳散寒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质虚寒的人,在夏季宜多吃温阳的食物。羊肉味甘、性温,夏天适量吃羊肉,可温热身体,祛除寒气。
02
暖胃生津
在夏天,冷饮、空调很容易给肠胃带来健康问题。冷饮容易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空调则可能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甚至令人得上“空调脖”。因此,在夏天吃羊肉可以起到暖胃生津的功效。
03
增强体质
羊肉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夏天适量吃羊肉,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烹饪方法有讲究
虽然,夏季吃羊肉有诸多好处,但是也要注意烹饪和食用的方法。
在烹饪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降火”。应尽量采用清炖的手法,避免烧烤等方式,同时在烹饪时少放食盐、葱姜,更应避免辛辣燥热的作料。以清炖的方式烹饪的羊肉清爽不油腻,味美而鲜,还可以在补充人体元气的同时避免上火。
在食用时,要注意食材的搭配。有人喜欢在烹饪时加入食醋去除羊肉膻味。但是,醋性甘温,与羊肉同煮容易生火动血,所以对于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不宜加醋同食。
此外,羊肉不宜与栗子、半夏同食,影响吸收,不易消化;且吃羊肉时不可喝茶水,易便秘。
长按识别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