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鼻炎丨鼻炎症状苦不堪言,老中医教你预

北京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6.html
中医预防鼻炎小方法1.防寒保暖的习惯

(1)早睡早起。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多晒太阳,及时更衣,防寒保暖。少吹空调、夏天也要盖住肚子。衣服要穿立领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受寒,将咳嗽从源头阻断。

(4)温水洗脸、洗热水澡。夏天出汗的时候,用温水洗洗澡,把身上的皮肤寒气散一散,也是非常好的。

(5)晒太阳温阳又散寒。

可以每天带孩子晒太阳1~2小时。晒太阳时可背对太阳,感受太阳光晒在头顶和后背温热而舒服的感觉。

在夏季时白天要多出汗,多喝热水,多运动,就能够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身体就会恢复得好。同时在夏天也要防止暑热,可以少量吃一些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雪糕,梨皮,苦瓜等,与温性食物的比例是3:7.不要过多。

在冬天也需要多出去活动。冬天的活动方式是身体上穿衣服要厚一些,到外面冷的地方去活动,多晒太阳。

2.防寒保暖的饮食:

少吃冷饮、多吃热的食物,喝热汤等。

温性食物:生姜。服用方法是:每天可以熬一点生姜红糖水,喝下去。

健脾化湿:平时可服用荷叶,茯苓,陈皮,冬瓜,薏米、山药、莲子健脾化湿等食物。

3.增强体质中成药

要服用玉屏风颗粒、健脾和胃丸、生脉饮、六味地黄丸等益气固表,补肾健脾,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和复发。

4.增强体质推拿法

按摩穴位:

①揉涌泉、太溪穴每天各5~10分钟,养阴清内热。

②温阳散寒的穴位:揉身柱每天各5~10分钟。

③揉足三里每天5~10分钟,健脾益气。

④参考穴位:清肝平肺法5~10分钟。主要用于出现口干、口渴的时候加上去。

⑤若是以上效果不好时,可加艾灸肾俞、命门穴5分钟。

◎摩身柱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先找到大椎穴,然后从大椎穴开始向下数,第3个椎体下的凹陷就是本穴位。

作用:主治反复感冒、身热、咳嗽、肺炎、肺结核、癔病等。

操作:用手掌以身柱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速度可以稍快一些。连续摩上20分钟左右。每天2~3次。

程度:摩身柱穴不久,就可以感觉到皮肤发热,连续摩上20多分钟,就可以感到后背温暖,若是能够让整个身体都感到温热,甚至微微发汗就更好了。摩身柱穴最好能够在中午之前。

说明:想要温阳散寒,其实揉大椎也可以,也挺好用的。道理都一样,只不过身柱不光是散寒,还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天颐堂特聘鼻炎专家冀德志主任温馨提示:如果您得了鼻炎,并久治不愈,请一定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预防小妙招仅适合疑似症状或轻微症状,如有持续性症状发生,请及时就医。天颐堂特效鼻炎治疗方案,一人一方,辨证施治,一次性解决鼻炎问题!冀德志主任陕西养生协会会员陕西中药协会理事陕西保健协会理事陕西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理事冀德志主任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始终秉承“以德为光、精诚为本”的从医理念,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形成一套独有的诊疗体系,尤其在鼻炎、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和显著的疗效,治愈患者遍布全国各地,为数十万病患祛除病痛、带来健康,深受患者好评。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鼻炎、咳嗽、哮喘、气管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胀气、胆汁反流性胃炎、反酸、腹胀、呃逆、便秘、腹泻、呕吐、慢性肝病、脂肪肝、胆囊炎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失眠、盗汗、抑郁、胸痛、肋痛、脏燥、眩晕、肾病、水肿、前列腺肥大

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银屑病、带状疱疹、荨麻疹等。

男、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不孕不育症,痛经、带下等

了解更多疾病知识、专家信息

请扫描底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azhongxin.net/jbzzd/8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