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3.html
用心呵护
“救”在身边
未来星幼儿园急救培训会!
呵护健康,守望成长
为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管理,普及全园教职工的急救技能,提高安全意识,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保障教职工及幼儿在园安全。年10月22日下午,乌审旗未来星幼儿园特邀乌审旗红十字会杨鑫文主任在三楼多功能厅开展教职工急救知识培训。
杨主任结合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情况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培训中重点讲解了幼儿“心肺复苏、气管异物梗阻、外伤、烧烫伤、骨折”等常见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
杨鑫文主任讲课中
杨老师通过人体模型现场分解成人和幼儿意外事故的急救动作要领和气管梗阻的方法,全方位地介绍并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施救;大家听得聚精会神,纷纷走到台前模拟演示各种急救法,杨老师耐心挨个指导动作,确保老师们都能流利清晰、动作规范地学会并完成施救。
实操演练
心
肺
复
苏
成人气道梗阻
实操演练
幼儿气道梗阻
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深刻地认识到了幼儿在园的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基本掌握了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急救知识与科学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师们对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未来星幼儿园将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后面附上我们本次幼儿急救培训的知识清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在以后的生活或教学中发生下述情况,请大家沉着冷静、机智处理哦!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6.医院就医。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医院救治。
(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绑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医院治疗。
(四)烫伤
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医院就诊。
(五)切割伤
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医院请医生处理。
(六)中暑
儿童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惚。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2.设法降低室温保证室内通风。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医院治疗。
(七)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眠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儿童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应为昆虫进入耳道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医院处理。
(八)眼内有异物
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九)鼻内有异物
儿童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
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用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医院急救。
(十)鼻出血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鼻腔或其周围解剖部位(副鼻窦或鼻咽等)出血经鼻腔流出的现象。
病因:
1.外伤:儿童天性好动,跌倒撞伤常引起鼻部出血,另外,有些小孩喜欢挖鼻常导致鼻前庭糜烂而出现粘膜糜烂渗血。
2.气压性损伤
3.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也常有鼻衄症状。
4.炎症:各种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均可引起鼻出血,但量可能不多。在霉菌性鼻窦炎时发生鼻出血的情况更多见,而且为少量血丝或有时有污秽的分泌物,咽部痰多等。
5.肿瘤
6.发热。发热常导致鼻粘膜干燥微血管破裂出血。
7.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因为凝血障碍而导致鼻出血。
8.其他
急救与护理措施:
鼻出血后,取半卧位,开窗通风。如感觉到双侧鼻腔填塞或前鼻孔填塞者应常规间大口呼吸。如口中有分泌物,及时吐出,不要吞咽。
指压方法:让伤员低头用手捏紧张双侧鼻翼,压迫鼻中膈前部,嘴张开,大多可以在1到3分钟止住出血。
(十一)骨折
儿童上肢骨折较多见,穿衣时手臂被突然上提、孩子互相嬉戏打闹、摔跤时手撑地等,都会引起上臂的骨折或关节脱位。股骨的骨折多由于跌倒、交通事故所致。发生骨折后,伤口有剧烈的疼痛和局部压痛。因为骨折后,断骨将周围组织血管、神经刺伤,血管破裂出血又压迫周围组织,所以刚刚发生骨折时疼痛最显著,活动时疼痛加剧。下肢骨折时,不应走动;指骨骨折时,不应执笔或举手取物。
儿童骨折后紧急处理的方法
发现骨折时,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医院处理,在等待急救人员赶来的时候,不要忘了观察孩子的全身情况,除了骨折是否还有其他的严重损害。孩子是否发生了休克、昏迷、是否还有其他外伤出血,千万不能顾此失彼。然后对局部断骨进行检查,当确认骨折时应这样处理:
一是要限制断骨活动,用夹板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就地取材,选用木棒、竹板、竹片、手杖、硬纸板等代用物当夹板。上夹板前,在夹板接触的肢体上,要垫上一层棉花或布类;捆绑夹板时,应将断骨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上肢要屈肘弯着固定,下肢要直着固定。四肢固定时要露出指、趾尖,这样便于观察血液循环。如出现指、趾苍白、发凉、麻木、青紫等现象时,说明夹板绑得太紧,应放松绷带,重新固定。
二是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在用夹板固定前,局部要做清洁处理,用消毒液把伤口清洗干净,盖上纱布,然后再用夹板固定。
注意不要在创面上撒消炎粉、止血粉之类药物,也不要在创面上覆盖不干净的棉布。止血后应在创面上盖上无菌纱布或未用过的毛巾,防止在运送的过程中创面受到污染。如果有骨的断端暴露在皮肤外,不要挪动它。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对孩子的恢复是好处的。
(十二)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应为休克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十三)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
应为惊厥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让患儿平卧,头侧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舌头。
3.给予头部物理降温。(十四)儿童心肺复苏
开放气道
压额——按法:一手放在患儿前额,轻轻压额将头后仰至中间位置,轻度伸展颈部。另一手的手指(除大拇指外)放在颌部的骨性部分,将下颌向前、上方抬起,注意不要关闭口腔或推挤下颌软组织,因为这样可能会阻塞气而不是开放气道。如果看到异物,应立即清除。
儿童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8岁儿童,胸外按压方法基本与成人相同,操作如下:
1.用一手维持儿童头部位置,这样可以进行人工通气,而不引起患儿头部移动。
2.按压部位为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3.将另一手的手掌根部放于上述位置(掌根长轴应在胸骨长轴上),手指抬起,肘关节伸直,利用肩背的力量用掌根进行按压,并注意避免按压剑突。为加强按压力度,必要时将两手的掌根重叠放置于胸骨上进行按压。
A、按压频率为-次/分。
B、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2/3,大约相当于3-4厘米。
C、按压必须与人工通气相协调。
D、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按压应该是平稳的,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到原来的静息位,但手不要离开胸部,即按压胸部的手掌根部位置不可移动。
4.按压有效的可靠标志是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进行约2分钟的CPR后(5个循环),通知EMS。
5.如果患儿恢复有效呼吸,将患儿放置于恢复体位。
(十五)气道异物急救法
喉部气道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
气道异物发生原因:在进餐时,大笑、说话,或受惊吓。婴幼儿咳嗽反射机能迟钝,口含异物。
气道常见异物:糖果、葵瓜子、桔瓣、药片、钮扣、花生米、果冻、泡泡糖等。
特殊表情:病人痛苦表情,手捏住喉咙以示求救。面色苍白,发绀,恐惧,乱抓喉部或胸部。呼吸时要用很大的肌肉力量;鼻孔外张,颈部和脸部的肌肉绷紧。
分类
1、部分呼吸道异物阻塞:病人能有效咳嗽,或呼吸时可闻及喘鸣音。
2、完全性呼吸道异物阻塞:病人无法发音,脸色发绀,意识不清,无效咳嗽。
婴幼儿气道异物急救法:立即将婴幼儿两腿分开,置于操作者一侧手臂或一侧膝盖上。头部低于身体。用手掌根在肩胛间区快速拍背5次。将病人翻转身,仍保持头低位。在胸骨中部给予5次快速胸部推压。手法同胸外心脏按压。避免用手指清除气道异物,除非已能看见异物,并容易抓住。
婴幼儿童呼吸道异物的预防
1、食物尽量切小块。
2、禁止幼儿在口中有食物时奔跑或玩耍。
3、避免幼儿将异物放入口中。
4、玩具和零食,应符合婴幼儿的年龄段。
园所动态
幼儿风采
不忘初心,以爱育爱
携手同行,守望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