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14级的同学们很快要考耳鼻咽喉了
不知大家复习得如何
今天小编倾情奉献鼻科学的一些复习内容
为大家带来“轻松一刻”
部分概念-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
-外鼻的骨性支架由额骨鼻部、鼻骨、上颌骨的额突和前鼻棘组成。
-鼻腔黏膜按其组织学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分为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两部分。
-鼻腔主要有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嗅觉,分泌和免疫等生理功能。
-鼻部的主要症状有鼻阻塞,鼻音,鼻漏,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鼻出血。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弥漫性症,可分急性、慢性两种。
-临床上将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
-变应性鼻炎分常年性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两型。
重要名词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利特尔区:是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内动脉血管汇聚形成的血管丛,是由鼻腭、筛前、筛后、上唇及腭大动脉分支密切吻合而成,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老年人鼻出血区:鼻后中隔动脉和吴氏鼻-鼻咽静脉丛。
窦体复合体:是指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解剖结构。
花粉症: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节性变应原引起,又称花粉症。
全鼻窦炎:一侧或双侧各鼻窦均受累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称全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时称鼻中隔偏曲。
鼻阈:是指相当于大翼软骨外侧的上缘处向内形成的弧形隆起,是鼻前庭最狭窄处,亦称鼻内孔。
危险三角:鼻根部和上唇三角形区域。面部V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
主:内眦V→面V→颈内V;逆:内眦V→眼上下V→海绵窦
鼻部几大疾病-慢性鼻炎-
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为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法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萎缩性鼻炎-
鼻粘膜、腺体、骨膜骨质萎缩,鼻干,鼻塞,嗅觉障碍,恶臭,头痛、头昏。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发生在鼻粘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
临床表现
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嗅觉减退。
检查
鼻镜所见:鼻粘膜苍白充血;查找致敏变应原:特异性皮肤试验,鼻粘膜激发试验,体外特异性IgE检测;鼻息肉形成:分泌物见嗜酸性cell↑
治疗
1.特异性治疗
①避免与反应原接触;②变应性特异性免疫疗法,IgG↑,阻断变应原与IgE结合,介质细胞敏感性↓
2.非特异性治疗
①抗组胺药物治疗:扑尔敏,酮替芬,开瑞坦(氯雷他定);②肥大细胞稳定剂:色刚酸钠;③类固醇激素:强的松;④减充血药;⑤抗胆碱药⑥局部治疗:冷冻,激光;⑦手术治疗:翼管神经切断术,筛前神经切断术
-鼻息肉-
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
-鼻出血-
可单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
出血部位
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利特尔A丛或克氏V丛),中老年多在鼻腔后段。
治疗
一般处理;鼻局部处理:烧灼法,填塞法,血管结扎法,血管栓塞法;全身治疗
-急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局部:鼻塞,脓涕,头痛或局部疼痛,嗅觉减退
诊断
1.局部红肿和压痛
2.前鼻腔检查:鼻粘膜充血,肿胀。脓性黏性鼻涕。
3.鼻内镜检查:鼻道,窦口的形态,粘膜红肿程度,息肉样变,分泌物来源等。
4.影像学:CT扫描,鼻窦粘膜增厚,脓性物蓄积,累及范围等。X线。
5.上颌窦穿刺冲洗:诊断性穿刺。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
治疗:全身治疗;局部抗炎治疗;体位引流;物理治疗;鼻腔冲洗;上颌窦穿刺冲洗。
-慢性鼻窦炎-
急性反复发作未治愈所致。临表同急性+视功能障碍。
复习之后,让我们来简单练习一下吧~中鼻甲解剖描述有误的是
A.中鼻甲属筛骨结构
B.中鼻甲常见的解剖变异有中鼻甲气化和中鼻甲曲线反常
C.下、中、上鼻甲在大小上是依次递减1/3,位置上依次后退1/3
D.前后两组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
E.中鼻甲前端有鼻丘,后上方有翼腭窝
引起急性鼻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
A.鼻病毒、腺病毒
B.EB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有关急性鼻窦炎描述,哪项有误
A.常为多组鼻窦感染
B.全身症状突出
C.头痛较重,有时间规律
D.治疗以全身应用抗生素为主
E.及时做上颌窦穿刺最有意义
某患者,男,40岁,持续性鼻塞,检查见下鼻甲呈现桑椹样改变,触之不凹陷,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单纯性鼻炎
B.慢性肥厚性鼻炎
C.萎缩性鼻炎
D.变应性鼻炎
E.干燥性鼻炎
不属于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的是
A.鼻塞
B.多嚏
C.鼻出血
D.头痛
E.继发鼻窦炎
一位体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鼻腔反复出血2天,其最可能原因是
A.营养障碍
B.血液病
C.维生素缺乏
D.高血压动脉硬化
E.急性传染病
小编友情提示
请大家好好复习
不要挂科哟
编辑组赞赏